草鱼肝胆问题比较严重,该如何防范
由于今年年初疫情的影响,中间又爆发洪灾,导致前中期饲料喂不下去,鱼的规格普遍偏小。为了追赶鱼价,很多养殖户开始加大投喂量,也正是这种心态和做法,导致今年出现肝胆问题的情况特别严重。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症状
发病初期,草鱼吃完饲料后半个小时内喜欢跳跃,这时死亡率较低;严重时病鱼尾鳍背鳍的鳍条末端发白,体表无任何明显特征,鳃丝充血肿胀,但组织结构却很完整,肝胆肿大,肝胆颜色发生变化,肝脏发白、发黄、甚至变绿,胆汁外渗,肠内无食或少食,常伴有肠炎、赤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肝胆综合症发病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多,养殖水环境恶化
高密度养殖必然需要高投喂量,高投喂量也肯定会造成残饵过多,饲料浪费的情况。饲料中过剩的高蛋白、高能量物质在水中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另外,高密度养殖很容易打破生态平衡。长此以往,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盐等有害物质超标,引起肝脏中毒坏死。
2、寄生虫感染
当草鱼被寄生虫寄生时,会引起草鱼的隐性缺氧,血液承载能力下降,组织器官供养不足,影响肝脏的解毒和消化吸收功能,毒素在鱼体内积累过多,引发肝脏坏死。
3、饲料问题
长期投喂高蛋白或者高碳水化合物的饲料,极易造成鱼类内脏脂肪的积累,妨碍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脏,造成肝脏肿大,色泽变浅,甚至会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现象;维生素在鱼类消化、代谢、吸收的过程中扮演者不可缺少的作用,如胆碱、维生素B,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若缺乏,会造成脂肪代谢障碍,引发肝胆综合症。
防治方法
1、合理放养
为了保证草鱼高产,可采用大小鱼混养的模式,采用轮捕的方式降低鱼塘的载鱼量,从而减少饲料浪费、减轻鱼类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缓解水质恶化。
2、科学投喂
选择优质、蛋白配比合理的饲料,提高饲料蛋白的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另外,草鱼是植食性鱼类,可以适当投喂一些青饲,补充草鱼对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需求,弥补饲料中的营养不足。
3、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赛有渔金肝利胆,可以解除肝脏中的毒素积累,减轻肝胆负荷,维持肝胆生理功能正常,能够有效的预防治疗肝胆综合征的病情。
草鱼的肝胆综合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旦形成,也不是三两天能够解决,也绝对不能依靠用一两种药物立刻解决,唯一可行的方式是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时刻做好饲养管理、环境管理、保健管理,不存在侥幸心理,科学预防,做好护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爆发肝胆疾病的风险,减少养殖的损失。
本文摘自赛有渔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意:吐槽知乎网只是一个问答与文章免费发布平台,所有信息均有会员免费发布,不产生金钱交易,如果你有资金往来,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调查清楚,确认无误在选择,否则造成你的损失,由自己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