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叛逆
青少年叛逆
IT培训
广告招商

初中生厌学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初中生厌学这件事儿,真的是令家长十分头疼。很多家长一直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已经让孩子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了,为什么孩子还不好好读书呢?其实孩子厌学这件事不只是跟生活条件有关,还有他们本身的心理原因。那么初中生厌学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

http://ask.dengchina.cn/uploads/article/20210716/c797b3d66ed1a51f3451c7e5b5b5f24b.jpg

1、生理原因

初中阶段的孩子由于处于半成熟、半独立的时期,认识水平尚未发展成熟,不可能像成人那样为了一个远大目标而执着地去追求,“头悬梁,锥刺股”也是成人的典故,初中生尤其初一孩子还未脱离“玩”的天性,他们更想做的事是“玩”,迫切需要的是睡眠。

虽然他们也会给自己定远大的目标,比如考上大学、当一名科学家等,但他们不会给自己定小的近期目标,他们还不懂得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所以在困难面前失去信心,在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下,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2、意义障碍与逆反心理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青少年头脑中己形成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对成人某些要求的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甚至对知识和要求有心理抗拒,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未考虑学生的动机,常在教学中把学生不存在的动机强加于他们身上,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批评和主观的否定评价等,这样就可能使学生对这个老师有看法,产生意义障碍,从此不再接受这个老师的意见,有时还会发展为激烈的对抗状态产生逆反心理,使师生关系恶化,更加不喜欢他讲的学科,造成对该门课的极大厌恶。

3、期待与诱发的阻断的心理动因

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成就感强的学生,认为自己满足教师的学习期待后会得到来自于教师的肯定评价,因而他们便会努力学习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在现实中老师更加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对他们的肯定评价传递给他们,如肯定和期待的目光、点头示意、微笑、赞扬的手势以及语言等。

由于失去了教师的学习期待,本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一般不被指答问题,在没有这一外力的作用下,这些学生便不会积极主动地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这样学习成绩也就不会得到提高,同样更不可能得到来自于教师的期待和学习的诱发,如此恶性循环,愉快的和富有激励性的学习将不会存在,厌学便随之产生。

4、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即学生对学习成败的态度问题,学生的学习当然存在成功与失败,但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往往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经常看到的是学习中的失败而没有成功的希望,这时就会降低学习热情,丧失努力学习,争取优异成绩的自信心。这部分学生大都是一些学业不良者或学习暂时困难者,但若时间稍一长,就会变成整体性学习困难者。

注意:吐槽知乎网只是一个问答与文章免费发布平台,所有信息均有会员免费发布,不产生金钱交易,如果你有资金往来,请及时通过电话与对方联系,调查清楚,确认无误在选择,否则造成你的损失,由自己承担,本平台概不负责,谢谢!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狗粮批发
嘿,进入会员专区!